为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实践,以党建引领育人质量提升,为师生党员搭建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平台,10月29日,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10名师生代表赴北京市十一学校开展“党建赋能育人 探寻教改先锋” 主题参访活动。活动中,十一学校奥赛教练、优秀校友汪星明老师作为引导嘉宾,带领师生党员代表实地走访校园,系统解读学校教育教学创新成果。汪老师重点围绕十一学校 “选课走班” 特色教学模式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 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设计理念进行详细阐释,随后带领大家先后参观了学科专用教室、创新实践实验室及多元学习空间,让师生党员代表近距离感受 “一生一课表” 个性化育人环境的生动实践,直观体会基础教育改革中 “以人为本” 的发展内核。

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在十一学校门口合影
师生们首先参观了理工科相关的创新实验室,包括机械发动机设计实验室、水下机器人实验室、机器人编程实验室、电子器件设计实验室、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设计实验室等。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、机器人、汽车引擎和数控机床等设备,同时展示了学生丰富多样的创作成果与手工作品,充分展现了十一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深厚积淀。除科技实验室外,师生们还参观了电影拍摄与技术合成教室、编织与扎染等人文与艺术课程教室,了解学校在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方面的多元探索。汪老师介绍了十一学校学生电影创作的历程及劳动课程的设计理念。师生们还参观了学生剧场、空中花园等公共空间,切身感受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。参观过程中,北师大师生与汪老师围绕中学科技创新教育、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等话题开展深入交流。通过对十一学校多样化课程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了解,师生们深切感受到该校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育精神与创新实践。

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在十一学校校史馆合影
参观结束后,我院师生与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、资深教育专家李金初先生进行了深入座谈,围绕“全面育人”理念的实践以及系统思维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开展交流。李校长结合十一学校多年来的创新实践,系统讲述了教育模式改革的历史背景、推进历程及关键经验,并阐述了自己提出的“人生中心教育”理念。他强调,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,注重激发内在潜能和主动发展,倡导以系统性思维统筹课程、评价与管理等要素,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。座谈过程中,李校长深入探讨了系统科学思维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,鼓励青年学者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理解教育问题的多层次与互动性。与会师生认真聆听并积极交流,对系统科学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。大家纷纷表示,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与十一学校的合作交流,推动系统科学通识教育的推广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
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与李金初校长的交流
此次活动为北师大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,使大家对教育改革前沿的运作模式与核心理念有了更直观、深入的认识,促进了教育理论与一线实践的有机融合。活动不仅拓宽了师生的视野,为高校与中学协同育人探索了新路径,也推动了系统科学与教育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。
本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2025年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勇担强国建设使命”教师实践项目“建设中国教育强国,系统科学在行动”的支持。
供稿:杨明哲、曹越轲
编辑:李小萌
审核:张爱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