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2012,中科院物理研究所,博士,凝聚态物理专业
2003-2006,山东大学物理学院,学士,物理学专业
长期从事生物系统的动力学研究。属于物理、生物、化学等多学科前沿交叉方向,涵盖从分子、细胞、到组织多个研究层次。主要基于我们开发的先进光学动态成像技术和分析方法,研究生命系统在纳米、微米、到毫米多个尺度的复杂动力学行为,并揭示其与生物功能、结构特征、以及外界微环境等方面的关联。致力于从系统和物理的角度理解细胞迁移、凋亡、分化等重要生命过程,探索肿瘤等疾病的成因及对策。
主要方向:
1.单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复杂动力学
2.多细胞(组织)的复杂动力学
3.深层组织的单分子水平高时空分辨成像技术及研究方法
过去的主要工作:
1.搭建了活细胞内的单分子荧光动态成像平台,提出了细胞内扩散、主动运输、膜蛋白内吞等动力学过程的测量及分析方法。[J. Am. Chem. Soc. 2015, 137, 436;PLoS One.2012, 7, e45465(Top cited paper in journal); Acta Phys. Sin. 2012, 61(Research Highlight)]
(中国科学院网站报道http://www.cas.cn/syky/201501/t20150128_4306036.shtml)
2.首次报道了细胞内的准二维扩散现象,揭示了细胞内结构的异质性。[Chin. Phys. Lett. (Express Letter) 2020, 37, 078701]
(英国物理学会杂志《Physics World》专题报道https://physicsworld.com/a/quantum-dots-track-two-dimensional-diffusion-in-cells/)
(CPL期刊特邀专家点评http://cpl.iphy.ac.cn/10.1088/0256-307X/37/8/080103)
3.首次发现了早期凋亡细胞内的转运动力学加速现象,并证明其源于凋亡早期细胞内的ATP浓度升高。[Proc. Natl. Acad. Sci. 2018, 115, 12118]
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报道http://www.nsfc.gov.cn/csc/20340/20343/33727/index.html)
(中国科学院院刊英文版《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》报道http://english.cas.cn/bcas/2018_4/201902/P020190225657438254925.pdf)
4.首次发现了无膜细胞器(filament structure of CTP synthase,又称为“细胞蛇”)的主动运输现象,并证实其为马达蛋白牵引下沿微丝的定向运动,系统研究了酵母细胞中“细胞蛇”的动力学特征。[FASEB Journal 2018, 32, 5891;J. Genet. Genomics. 2016, 43, 393(Cover Story)]
5. 首次发现端粒DNA G-三联体的多种结构,并通过smFRET方法解析了其折叠路径。[J. Phys. Chem. B.2018, 122, 9499 (Cover Story)]
(中国科学院网站报道http://www.cas.cn/syky/201811/t20181129_4672528.shtml)
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,其中多篇被选为封面。国际合作有哈佛大学、MIT、牛津大学等一流学术机构。发表论文列表详见ORCID: https://orcid.org/0000-0003-0551-9912.
欢迎物理、生物、化学、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研究生;欢迎申请博士后!
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;担任Chinese Physics Letters (CPL)、Chinese Physics B (CPB)、《物理学报》和《物理》四刊联合的青年编委;担任波兰国家基金委国际评审专家;担任JACS,Nano Lett,JPCB等国内外期刊的审稿人。